基地推广

Mushrooms knowledge

中国香菇发展史及营养价值

发布时间: 1899-12-30

                                                     中国香菇基地简介以及香菇发展史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香菇的国家,香菇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在过去的一千多年的栽培过程中,我国的菇农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均只限于半野生状态的粗放式栽培,产量极低又浪费资源。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香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量仍然很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文化观念上的变革,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中,食用菌生产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正如国外成语“grow up like mushroom”所说(“雨后蘑菇”相对于“雨后春笋”之意),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在形成。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粮食匮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社会问题日益加剧,唤醒各国政府对利用富含植物性纤维的农副产品来生产食用菌类蛋白食品的重视,从而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发展。
在此之前,世界食用菌产地主要集中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栽培品种上,仍处于双孢蘑菇独霸一统的时代。1974年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蘑菇科学会议,是食用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点转折点。我国立志发展食用菌栽培的有识之士,不甘于我国香菇生产的落后现状,既继承我国先民丰富的香菇生产实践经验,又吸取了日本等先进国家的香菇栽培新技术,结合我国的资源条件和自然气候特点,创造性地闯出一条适合我国香菇生产的发展道路,使我国的香菇产量在短期内跃居世界首位。
至新中国成立后,香菇产业获得振兴,逐步培养出一支强大的教学、科研、生产队伍。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上千个县以上食用菌研究所和实验场为基础,形成了4级科研和技术推广网络,与广大菇农相结合,促使中国香菇步入大发展时期,总产量与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香菇生产具有以下4个特点:
1、   中国香菇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生态平衡上选种育种的科研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
2、   中国香菇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丰富人类的饮食内容,提高营养水平。
3、   中国香菇改变产业结构,促进“一业兴百业旺”,在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4、   栽培中国香菇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造就人才,广开财路,奔向小康。
香菇的菌种生产应该由专门的机构来承担,菌种生产单位必须有固定的场所,设备和技术力量,在当地归口部门的组织领导下进行菌种生产。由于菌种生产责任重大,所以一、二级菌种应该由技术力量较雄厚、设备条件好的专业研究单位生产提供。
菌种场的生产规模应该以当地栽培者的需要数量而定,最基层的菌种场一般只宜生产三级种(栽培种),就近供应当地的栽培者。
香菇菌种厂的厂址应选择在较为平坦,水、电、路三通,地势不宜过于低洼,以免雨委淹水或内涝。周围环境干净清洁,最好和居民区有一段距离,空气清新流通。厂区房屋和生产车间的安排,应考虑菌种生产的流水线、避免走回头路。
菌种场的基本设施:配料车间、灭菌室、接种室(无菌室)、菌种培养室四部分组成。
菌种场的附属设施:菌种厂应配有简单的实验室、办公室、原辅材料仓库、值班室和宿舍等。此外,还需有200~300m2 的水泯晒坪,用于外晒木屑和其他物品。
试验栽培场:正规的菌种厂,应该在附近设有专门的菌种验证栽培场,以验证本厂所生产供应的香菇菌种的生产性状,避免盲目引种和推广。只有在栽培场试栽后,认定性状稳定才能供应菌种。香菇菌种分离法: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菌材分离法。
从整体香菇的价值来看,香菇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不仅可以食用并且还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益寿延年的上品,可治多种疾病。从古至今,记载着香菇可以医治治风破血、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理小便不禁、托痘毒、可预防佝偻病、治贫血症、降低胆固醇、防止肝硬化、预防流行性感冒等症。因此人们把香菇称作当代的“保健食品”、“抗癌新兵”、“生命之灵丹妙药”等。